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m.sohu.com/a/293021747_114911"
在博物館、美術館聚集的東京上野,記者巧遇一對年輕的中國情侶。他們來自武漢,女生名叫鄧安琪。“我們先看了顏真卿書法展和國立博物館里的常設展,又過來看這里的蒙克展,聽說這個美術館建筑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鄧安琪興奮地說。這是他們第三次來日本,之前去過京都、奈良,也來過東京,這一次主要目標就是逛美術館,除了東京和橫濱,還打算遠赴日本海沿岸的島根縣,到足立美術館“打卡”。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最新數據,2018年到日本旅游的外國游客約為3119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超過838萬人次,占總體比例超過27%,同比增長13.9%。在日本從事翻譯和導游工作20余年、持有日本政府認證導游資格的石小寧說,如果說前些年赴日旅游還是一件新奇事,近兩年則很多人已經成為“回頭客”;如果說前幾年中國人的日本旅游還以購物為主,近兩年則轉向個性化觀光、體驗。原田女士經營巴士和旅游公司已有20多年,為日本國內多家大旅行社提供客運巴士服務,也與中國國內的多個旅行網站合作。她告訴記者,通過這些網站向他們咨詢旅行線路的客人在增加。“很多年輕人對漫畫感興趣,要求去一些漫畫里提到的地方、參觀漫畫形象的展覽等等,有的還已經在網上訂好票,只需要我們安排交通和賓館。比如宮崎駿的吉卜力美術館,據說大部分票都被中國人預訂走了,跟柯南相關的鳥取縣也比較熱門,還有一些客人要求去的地方是我們之前都不知道的。”“國人對日本越來越了解,來旅游也看得越來越細致,不再是樂此不疲地購物、代購或者低頭玩手機。有次在日本庭園里聽游客說,這山上有四種綠色,層次不同,這是我都沒注意到的。”石小寧說。中國游客素質大幅提高中國游客素質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在紅葉季的京都名勝琉璃光院一角,玻璃長廊外的紅葉如畫卷般展開,被歲月打磨得光可鑒人的木地板倒映著廊外的“畫卷”,游客們排成一列長隊靜靜等候拍照,其中也有不少中國游客。一位30歲左右的男士接電話聲音稍大了點,隊伍里一位阿姨立即提醒他:“小伙子,聲音小一點,這兒這么安靜。”男士立即不好意思地道歉。這種同胞之間互相監督文明禮儀的舉動,記者在東京的地鐵上已經目睹多次。家住京都、在中日之間頻繁往來的北京戲曲評論協會會長靳飛說,他每年都要接待國內友人多次,出行也幾乎都會偶遇同胞,他覺得中國游客的素質正在大幅提高。“以前被媒體渲染的一些問題,其實部分是由于文化差異和社會習慣。隨著中國游客對日本越來越了解,越來越能入鄉隨俗;而日本方面也開始理解,不能用日本文化和日本習俗來要求所有人,對游客抱以更包容的心態。這是正向的相處模式。”靳飛說,在大規模國民交流時代,中日民眾都需要努力適應、磨合,不過這種交流絕對有利于中日加深了解和增進感情。原田也說,她從事中日旅游業20多年,現在是交流規模、廣度和深度都創紀錄的時代。日本服務業承載力不足在日本經濟增長乏力、內需持續不振的情況下,盡管購物熱告一段落,但持續增多的外國游客和消費仍是拉動日本經濟的一股強大力量,其中尤以中國游客為最。據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最新數據,2018年外國游客在日消費達4.5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大陸游客消費1.54萬億日元,占34.1%,包括香港、臺灣在內占54.5%。為了承載中國的購買力,日本商家也是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如今日本的旅游景點、商場、餐飲業大部分都導入銀聯卡,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也越來越多地見諸各地。但相對于這些“硬件”,“軟件”滯后更加明顯,旅游相關的服務業界仍然面臨接納能力有限的問題。外語人才、導游人才短缺也導致商家出現令人哭笑不得的“段子”。前些時候,一張日本料理店的中文宣傳海報在網上走紅,上面如對聯一般寫著“有一只鰻魚它有生魚片”,“日本人也太拼了”,令人忍俊不禁。實際上,尤其是在地方城市,因缺乏中文語言人才、依靠機器翻譯而鬧出的笑話并不少見。石小寧介紹說,由于應接不暇、超負荷接待,日本的旅游相關服務業也出現服務質量下降問題。而中國游客的要求和消費辨識力在不斷提升,對此非常敏感,“比如天婦羅沒炸好,茶水慢,店員不耐煩等等”。低價旅游存在安全隱患原田告訴記者,隨著日本旅游業發展,尤其是中國游客赴日熱度持續升溫,日本旅游及相關服務業都在努力升級硬件、軟件。前幾年出現的“車荒”近兩年已大大改善,但價格競爭殘酷、安全系數降低、行程質量退步,以及導游不足等問題仍較為嚴峻。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發布的《訪日中國游客的現狀和今后》顯示,中國游客訪日團以東京大阪周邊五日游為主,旅行團陷于低價競爭,滿意度不高。原田也介紹說,游客選擇旅行團,國內旅行社選擇地接社的第一標準都是價格低、景點多。“要在五天內覆蓋京阪地區一眾景點其實壓力很大。日本對巴士每天行駛距離、司機工作時間都有限制,為了壓價和多跑幾個景點,一些不規范的地接社選用偏遠酒店,行駛距離和時間大幅超標,也不給游客投保,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原田說,由于近年媒體對旅游陷阱的報道較多,游客不再那么容易在黑免稅店上當,但因為貪圖低價而承擔安全風險或行程品質不高,失望而歸的并不少。她建議游客選擇旅行團時盡量確認地接社的資質等信息,尤其是交通承運方有沒有日本政府的“安全性評價認定”,投保情況如何等。“正規的公司不僅嚴格遵守行駛距離和時間上限,按規定投保,還會定期對司機和員工進行安全和禮儀教育。由于日本巴士司機老齡化較為嚴重,司機每年必須接受體檢,合格才能上崗。”在原田的公司,司機每年必須體檢兩次。她說:“如果確認不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要選低價團,一分錢一分貨,沒有白占的便宜。”低價競爭同時也使旅行社自身陷入苦境。導游薪資待遇難提高,離職者增加,導游人手短缺,尤其是有認證資格的導游更稀缺。原田介紹說,在購物團大行其道的時代,導游尚能通過購物提成彌補收入,隨著購物熱日漸式微,購物團越來越少,低團費又令導游工資漲不上去,不少導游另謀他職,也連帶導致一些旅行社倒閉或盤賣。石小寧說,前些年業界都爭相開旅行社、取得資質,這兩年有一些已經扛不住低價競爭,關張、出讓的不少。人才手機
關鍵字標籤:2019名古屋合掌村點燈旅行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