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difang.gmw.cn/roll2/2018-08/23/content_121562802.htm"
今天中午12點08, 迎來處暑節氣!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同時,本周六8月25日迎來末伏最后一天。 表明我們已經進入夏季的末尾了。 而且經過多個臺風“大佬”的博弈, 江蘇終于成功退出“高溫”群聊, 大家也等來了期盼已久的清涼! 昨天起,全省一半地區的最高氣溫降至 30℃及以下! 未來幾天最高氣溫也基本在30℃左右徘徊,25日東南部地區僅27℃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陣雨仍會頻繁騷擾大家,出門記得帶好雨具。 △近期的天氣預報(以南京為例) 但是, 目前距氣象意義上的入秋還有一段時間, 因為有只“秋老虎”,還虎視眈眈在巡游... 高溫仍會時不時殺個回馬槍! 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三候|進入處暑節氣,鷹開始捕獵鳥類,并且先陳列如祭而后食;過五日,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再五日,稻、粱等農作物開始成熟。 放河燈|?放河燈是古時留下的習俗。河燈也叫“荷花燈”,借了“河、荷、和”三字同音,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以祈福納善。從處暑到中元節期間,將河燈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寄托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煎藥茶|?煎藥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處暑時節,家家戶戶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煎茶備飲,意為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也頗有好處。不過,涼茶過度苦寒,易傷脾胃,應適當飲用。 出游迎秋|?處暑過后,就連天上的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不像夏天時濃云成塊。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秋意漸濃,不妨走出家門來一場秋游。 夏已止秋未滿, 處暑時節吃這些, 舌尖也納涼! 水八仙?|?處暑節氣前后,是太湖水八仙上市的時節。水八仙是蘇南地區的傳統食物,包括茭白、蓮藕、水芹、芡實(雞頭米)、茨菰(慈菇)、荸薺、莼菜、菱八種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其中芡實是老蘇州的最愛,通常會將新鮮芡實在沸水里煮了,輔以白糖桂花,直接一邊喝一邊吃。在吳江同里古鎮,還會做五味芡實糕為傳統點心。 吃鴨|?老南京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因為老鴨味甘性涼,一般在夏末秋初實用最佳,此時的鴨子也最肥美。俗語說“處暑送鴨,無病各家”,在這天家里燉的“蘿卜老鴨煲”或“紅燒鴨塊”,會端一碗送給鄰居分享。 酸梅湯|?民間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俗語。老蘇州習慣用烏梅、山楂、桂花、甘草等材料自己制作酸梅湯。烏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緩解疲勞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所以不妨喝上一碗酸中帶甜、甜中微咸的酸梅湯,既消暑提神,吃完鴨肉還能解膩。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責編:ysf001]閱讀剩余全文()
關鍵字標籤:檔車雨衣兩件式-天龍牌雨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