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huaxi100.com/show-135-968374-1.html"
封面新聞訊(記者楊帆)aaajiao,是年輕藝術家徐文愷的化名,也是他虛構的網絡分身。他于1984年出生于中國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現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與柏林兩地。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獲悉,aaajiao剛剛在千高原藝術空間舉行了他在成都的第一場個展——“暴食/Gluttony”,展覽的主題是在討論都市人和機器之間的關系。藝術家在現場將PVC板和車膜這兩種人造材料進行再變形和再處理,放置于地面,觀眾隨著空間外光的變化和不同的觀看方式,獲取一點不一樣的感受。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1日。aaajiao的創作很多都涉及人文精神的反思。他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體影響之下的文化與社會現象。作品涵蓋了社交媒體寫作,數據處理,以及網絡和移動媒介下的新美學景觀,將今天中國特殊的社交媒體文化和科技帶入了國際藝術的討論當中。aaajiao的創作跨越不同的媒介,且數量和形態都非常豐富。在2017年,他的作品主要有影像作品“檔案糖紙”,“進度條”,“柱”,“糖紙”,“亂數假文”;裝置作品“404”,“水側。石油”,“膜化”;聲音裝置“集群行為”;Gif動畫作品“頭像”等十余件,都圍繞著以網絡及其視覺和文化現象為基礎的,對社會學話題,或者視覺與圖像形態的探索。在2018年的伊始,“Gluttony/暴食”作為新的1000+實驗項目在千高原藝術空間繼續這一線索,探究“作為自我的觀察者將如何與吞噬痛苦的暴食自我相處?”,此項目從屬于“Membranization/膜化系列”——從使用機器,到與機器共謀,甚至被機器所挾持,人類的情緒在面對機器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記錄這些變化已經無法使用那些腐爛發酵的社交媒體,一些材料的組合卻能夠清晰刻畫些許情緒的輪廓,材料本身的輕質屬性同樣暗示著情緒的隱蔽性。展廳現場,aaajiao把自己的裝置作品擺放在地上,像一片藍色的海洋。他告訴記者:“這個空間兩邊都是窗戶,其實是比較難用的。這件作品和時間性有所關聯,你現在看和傍晚看,在自然光和觀看角度的變化當中,都會有所變化。這些高度抽象的光和結構的結合,是我們難以記住的。就像情緒一樣,很難描述,很難抓到細節,但你知道它在那并且影響著你。好玩的地方就在于,作品在實施過程中你可能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又不能完全控制它的變形,有點像水墨畫的暈染效果一樣,有一種不可控性,你只能在妥協和順應中來進行創作,并且做完就定型了,不可能再進行修改。”aaajiao如是談到。藝術家表示,這次展覽作為千高原藝術空間1000+的項目,可以看做是去年上海個展“用戶、愛、高頻交易”中作品“膜化”系列的延續。“在當下人與科技所形成的新的生活關系中,我嘗試用材料來記錄情緒。這或許是一個并不新鮮的話題,但也只有在不斷地對老話題進行回應,才能在當下往前走出那么一小步。在這個個體隨意發聲的時代,共情是被需要的。因此我試圖找到一種時代下人的共同情緒,然而情緒是一種很復雜,難以形容的,畢竟沒有純粹的焦慮,也不可能有純粹的痛苦。日常的社交媒介太散,很難歸納和描述人的情緒,于是我嘗試用實物來進行創作。”本次展覽策展人劉杰介紹,千高原的實驗項目空間以新銳藝術家的實驗性創作為主,不追求作品與主題的成熟度或完整性,而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探索創作與展示的可能性,并努力帶來特殊的觀展體驗。“1000+實驗項目至少每年會有五個,我們希望展示一些有意思的作品,而不是太熟悉的畫廊套路,給藝術家本身、藝術生態帶來一些啟發和改變。”千高原藝術空間負責人劉杰表示。
關鍵字標籤:pvc硬質板裁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