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eladies.sina.com.cn/zc/2010/1126/13421034147.shtml"
導語:面部輪廓是美貌容顏的先決條件,隨著人們對美的認識要求逐漸成熟,面部骨型的改造已不再陌生,為了追求小巧臉龐,纖細下巴,面部磨骨和截骨手術被提上日程,專家告誡廣大女性朋友“美麗有代價,磨骨需謹慎”。 磨骨手術風險解讀: 風險1:面部麻木 在對下顎骨進行手術時,很容易傷害到下頦神經,該神經直接支配下排牙齒和嘴唇的知覺。 它是造成手術后疼痛的最主要元兇,在手術中如果拉扯到它,就會造成術后嘴唇知覺暫時麻木;而一旦傷害到它,可能造成永久知覺麻木。 風險2:面部肌肉扭曲 傷害到知覺神經,會造成感覺上的麻木,而傷害到顏面神經,就會涉及到面部的肌肉運動。比如做顴骨手術時,有些神經緊貼骨膜生長,醫生一旦沒有做好神經與骨膜的分離,就會出現抬眉障礙、一側額肌癱瘓等嚴重后果。 風險3:左右不對稱 手術過程中醫生不可能很精確地計算切除(打磨)骨頭的寬度,而且人體本身的面部就不是完全對稱,如果醫生技術不過關或者疏忽大意,會導致兩邊面部寬度不對稱程度增加。所以,有經驗的醫生除了本身要熟悉面部骨骼結構外,手術前還一定要為術者照X光片(或磁共振),清楚了解術者各自獨特的骨骼結構。 風險4:術后血腫 凡手術都會涉及大量血管、神經,即便充分止血,也很容易在術后出現滲血現象。所以,一般在手術縫合的時候,醫生會安放一根引流管,將傷口內的淤血導出。如果引流管安放的位置不合適,或者止血工作沒做好,術后很可能會使面部堆積大量淤血,造成血腫。 風險5:關節脫位 無論是下顎骨手術還是顴骨手術,都會觸及顳關節,它處于太陽穴附近,是日常說的掛住下巴的位置。因此,在手術中醫生要用力托住術者的下巴,以便使顳關節保持緊張度,如果不注意,就會引起關節的脫位,也就是常常說的“掉下巴”。 整形備忘錄: 1、不要期望過高 很多人以為通過“磨骨術”就能達到想象中的完美臉型,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為臉型除了受到顴骨、下顎骨的影響外,整體的顱骨構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單純削減下顎骨或者顴骨只能局部改變,如果想達到標準的瓜子臉,要對整個顱骨構造進行重組,但這樣顯然不切實際。 2、手術并非即時見效 雖然“磨骨術”是目前改臉型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也并非手術后馬上就能看到效果。因為術后會有一個傷口的腫脹期,從外觀上看面部寬度改變并不明顯,有的甚至會更寬。這個時期一般持續3個月左右,隨著腫脹的消退,手術效果才會逐漸顯現出來。 3、術后合理選擇飲食 術后當天疼痛較明顯,一般在兩個星期或一個月后疼痛癥狀會消失。在這個過程中,要格外注意飲食。剛做完手術的兩三天要吃流質食物,減少對骨骼和咀嚼肌的損傷。之后可以開始吃些帶渣的東西。對于特別堅硬的東西,如小核桃等,術者一旦在咀嚼時發現疼痛感,就不要繼續吃。通常情況下,一個月以后就可以正常飲食。 4、常規收費 “磨骨術”是整容手術中較大型、難度系數也較大的一種,收費較高,一般一個部位(包括顴骨或下顎骨的兩側)的重整需要8000到10000元。
關鍵字標籤:削骨手術注意事項
|